搜尋

請輸入關鍵字:

搜尋結果:符合關鍵字「關稅」的查詢結果共97筆

雖然川普2.0下近期國際經濟情勢動盪,但日前央行Q1理監事會結果,利率卻按兵不動,也沒祭出第八波信用管制,改以定期金檢取代,讓很多擔心房市繼續遭重擊的民眾終於鬆一口氣,不過,這代表房市可以安了嗎?

台灣房市面臨4月2日將上路的川普關稅外部通膨焦慮,國內則是有一波熱錢效應正在醞釀,包括台商金資首波解禁、台股龍年飆升28.85%獲利出場的龐大游資,加上銀行進入2025新會計年度後房貸滿水位緩解,國內..

今(20日)央行舉行理監事會議,未對房市祭出第八波管制,符合市場預期。建商業者表示,雖未祭出第八波,但銀行審核房貸條件仍超嚴,仍讓民眾相當憂心。房仲業者表示,央行未再出手,房市也不會因此有太多變化,Q..

美國總統川普二度就任滿月,通膨話題再成市場關注焦點,不少專家擔憂川普新政方向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,再度引發停滯性通膨,紛紛提醒投資者需謹慎應對未來的市場波動,因而帶動避險買盤蠢蠢欲動,黃金..

去年央行9月祭出信用管制後,掀起一波金龍風暴,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可能於2025下半年加徵關稅,全球通膨壓力將顯現,專家表示,下半年恐怕是市場修正的關鍵點,高雄面臨交屋潮,有望轉為買方市場。

知名建商新總陽建設看準媲美信義計畫區的政經中心「桃園市政特區」,周圍具有35座科技工業區,辦公市場需求強勁,興建國際級A辦「NFC環球經貿中心」,占地2500坪,規劃100-800坪,大坪數使用空間,..

六都2025年1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,月減33.7%、年減高達43.2%。專家分析,年月大幅度衰退的原因有2,首先蛇年春節來得比龍年早,1月工作天數縮水。再來就是市況衰退,去年初為新青安熱潮,反觀現在受..

台東縣114年公告土地現值作業,已由地價暨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通過,全縣平均調幅為1.65%,最高宗地公告土地現值位於台東市正氣路與光明路之角地, 地價與113年同為每平方公尺204,500元,最低..

美國房市持續呈現高價態勢,無論是購房還是租房,成本依舊不低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數據,2024年10月美國單戶住宅的中位銷售價格達43萬7,300美元(約新台幣1417萬元),較9月的42萬6,80..

央行第七波打房後,整體預售交易量萎縮,但代銷業者表示,口袋夠深的換屋族群比例上升,具品牌力的建案仍持續去化。以雙北各自的「天龍國」為例,像是板橋「大陸耑芃」均價9字頭、大安「吾雙」每坪均價200萬元,..

財政部11日公布11月稅收統計,官員表示,近來銀行房貸趨於滿水位、央行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逐漸發酵,房市買氣相對平淡,牽動契稅連續2個月落入負成長,個人房地合一稅年增幅僅24.1%,下探至近14個月低..

在美國打拚白手起家,買進人生第一間房子的「美國夢」,但著名私人持股房地產公司CEO佛里曼(Bess Freedman)表示,在如今的環境中,要達到這點卻變得越來越具挑戰性。房價飆升、住房供應短缺以及房..

高雄房市近年因台積效應,建商撿到槍,房價出現大幅飆漲,根據房仲統計,近1年中古屋漲幅最大購屋區,前五名中古房價漲幅均超過1成,其中,漲勢最猛的是橋頭區,單價從20.7萬元上揚至26.7萬元,年漲29%..

美國選舉結果出爐,川普確定當選。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短期股市並無太多意外驚嚇,市場未出現黑天鵝,至於國內房市後況,「若國內經濟表現仍不錯,但政策上資金較為緊縮,房市可能趨於盤整機率較高。」

川普當選美國總統,對台灣經濟與房市有什麼影響?學者認為,川普當選,台灣經濟表現會相對疲弱,台積電可能降低在台投資,轉向美國,對房市衝擊較大。此外,川普帶來的高通膨,除了將使營建成本節節升高,也難預期降..

俞利作為少女時代成員,不僅出道多年、事業有成,先前曾經大手筆在首爾市江南區論峴洞購買一棟要價128億韓元(約新台幣3億5230萬元)的5層樓建築,儘管當時房貸比率高達82%,不過如今隨著周邊地帶房價看..

近期不動產市場活絡,網路預約看屋亮眼。住商機構行銷傳播部統計前兩個月與去年同期預約看屋數後發現,整體預約看屋量較去年同期成長達53.0%,撥打電話諮詢成長幅度21.5%,其中又以低總價產品表現最佳。住..

2023年地方政府的房地產4大稅收金額曝,其中土地增值稅收745億元,年減近2成。另外,房屋稅年增4.6%,優於地價稅年減0.3%表現,專家分析,估這與地方政府近年調高新屋稅基,並針對多屋族加稅息息相..

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對新總統提出7項「優先推動政策」建議,包括:緩解兩岸緊張關係、加速貿易談判、便宜電價和供電穩定、邁向2000萬人次旅遊大國、爭取加大投資台灣、優化人口政策。

部分業者嚷嚷,ESG綠色通膨將使房價上漲。最新一集《地產詹哥老實說》邀請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、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,介紹建商將被課徵碳費的邏輯,並喊話建商別杞人憂天,也建議消費者現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