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請輸入關鍵字:

搜尋結果:符合關鍵字「人氣」的查詢結果共671筆

當金融資產不再穩定,越來越多人將資金轉向「實體資產」的避風港——房地產,尤其是位於發展潛力強、具稀有地段優勢的核心建案,更被視為「穩中求勝」的不敗選擇,也讓南台灣新案「成大之森」榮登購屋族的人氣標的。

美國實施對等關稅,上演髮夾彎,9日宣布,各國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%,為期90天,全球股市反轉,不少投資人抓緊反彈行情,提前做好避險配套,避免淪為政策反覆、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下的犧牲品!

台南起家的「醉地府」逢甲河南店,2024年底歇業後,隔壁的火鍋店後續也跟著撤場,如今2間店面都快速迎來新租客酸菜魚、生魚片進駐,信義房屋專家表示:「逢甲商圈消費力轉變,庶民經濟轉為消費體驗,該店位於逢..

近期淡水新市鎮的「興富發新海城」成為人氣注目的指標性建案,原因來自於可以說是無敵的地段,位於淡水新市鎮正核心商業區段,「興富發新海城」下樓就到輕軌V10站,可以快速接軌北捷淡水紅線;步行100公尺到雙..

公館商圈有多線公車與捷運松山新店線匯集,加上附近有多所大學校區,商家林立,十分繁榮。不過,就有網友發現,從疫情開始,有一陣子經常看到店家紛紛倒閉,新生南路羅斯福路路口到基隆路口就倒了三十多家,到現在零..

老字號政大書城高雄光華店,在高雄文化中心生活圈開店多年,2019年熄燈,不少老顧客相當失落,去年有南霸天文具店之稱的「九乘九文具專家」才剛進駐,在地透露,年租金約180萬元,屋主政大書城目前開出1.2..

高雄空置20年的主幼商場去年新租客入住,帶動商圈人氣,對面知名男模會館一開8年,沒想到近期招牌突撤全店開始拆除,有網友在《Threads 》PO文透露,「時代的眼淚?這就是七八年級少女們的共同回憶。」..

好市多南高雄店因租約到期,新店搬到亞灣80期重劃區,2月12日已動土,打造全台最大海景首排賣場。該區地主東南米樂興建的「東南米樂PLAZA」,也在6日動土,規劃12棟2層樓的街邊店面,共計24間品牌商..

中西區是台南最早發展的區域,也是最精華的蛋黃區,有網友在臉書PO出店面照,透露疑似開什麼倒什麼,引發網友熱議,近期有高雄人氣便當業者,首度進軍台南選在該店展店,被在地人笑稱「勇者進駐」。

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,不少建案買氣急凍,連建商也大吐苦水說:「買氣比去年同期驟減2/3」,開始有建案透過女神的高知名度來吸睛,找來韓國啦啦隊女神李雅英當代言人,並擔任一日店長,單日就售出4戶..

「NBA Store Taiwan」首度登台,於去年10月開幕,選址在東區巷內245坪獨棟店面,每月租金高達100萬元,也成為2024年北台灣最貴店面。有趣的是,該店面前身為藝人林俊傑開的潮店。

去年第四季受到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影響,11月預售交易量出現連續2個月萎縮,僅約5000件,與去年6月景氣高檔時相比,六都中以高雄衰退幅度最大,11月只剩下457件。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房市仍處..

高雄人氣老店「江浙牛肉拉麵」,憑著大份量牛肉與親民價格,每到用餐時間總是大排長龍,在地經營20幾年,相當受歡迎,不料近期無預警貼出告示只營業到27日,不少高雄人相當錯愕。店員透露,房東要售屋,之後就將..

潮流品牌PORTER INTERNATIONAL在台中七期經營超過14年的獨棟店面劃下句點,品牌公告指出,從2010年進駐台中老虎城一樓廣場圓形屋,營運至2024年,因品牌已陸續進駐其他台中百貨櫃點撤..

韓國影集「魷魚遊戲」中巨型「英熙娃娃」,21日現身高雄港,掀起一陣旋風,單日吸引逾10萬人朝聖,為期16天活動再度點亮高流周邊觀光商機。據房仲統計,周邊商圈今年透天店面交易量,已比去年大幅增加超過1倍..

統神、蹦闆《拳上2024》落幕,兩人激戰6回合,最後蹦闆獲勝。蹦闆在賽後受訪時表示,「希望大家不要用刻板印象看待我們這些+9,可能覺得我們是敗類,我們也是很認真、很棒的人。」事實上,蹦闆今年才36歲,..

一名網友先前買下台中一間預售屋,怎料入住幾個月後,發現整棟樓超空,幾乎看不到鄰居,讓他不禁疑惑,「是投資客的意思?」話題掀起熱議,不少人直呼,「台中真的很多投資客,我朋友做仲介,他們最了解」、「一堆新..

薪水跟不上房價漲幅,民眾購屋面積愈來愈小。根據房仲集團統計,近3年七大都會區預售屋各房數交易量占比變化,台北市2房預售屋交易占比從34.5%攀升至46.6%,攀升幅度七都最高;而今年高雄2房狂銷,預售..

台中聖誕節氛圍濃厚,各種溫馨有趣的活動及節日裝置在城市中處處上演,隨著近期台中洲際酒店開幕,勤美集團主辦「草悟聖誕村」應景成為最新網美景點,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自酒店開幕、教堂點燈一路延伸至勤美術館,草..

近年台灣受通膨嚴重影響,蓋房子所需的土地、各種原料、人工以及管銷成本等,幾乎樣樣大漲,光以營造工程成本來說,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顯示,營建成本5年飆3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