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請輸入關鍵字:

搜尋結果:符合關鍵字「北市房價」的查詢結果共259筆

去年下半年開始,受到銀行限貸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,房市熱度明顯降溫,根據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最新數據顯示,2025年Q2全台房價指數持續下滑,季跌幅達1.6%,跌勢較第1季擴大,7大都會區無一倖免,全..

三重左、右岸重劃區新案每坪價差約20萬元,左岸均價7字頭,也是近期造成話題的「讓利20萬元」個案的所在地,據市調銷售反應不錯。另外,同區代銷業者觀察,打炒房後已揮別過去短期投資,不少左岸買方不再只迷信..

六都2025年第一季房貸件數較去年同期大減約1.6萬件,年減幅高達36.3%,顯示買氣明顯萎縮,第一季購屋貸款樣本數明顯下滑,其中台南市減幅最劇烈,從4394件降至2110件,大減52%。專家認為,只..

這次輝達海外總部落腳的北士科,位於北市北區,占地約94公頃,包含科技產專區、住宅區,是北市繼內湖科技園區、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後的第三個科技產業園區,將提供北市未來十年產業發展使用,其中產業用地面積約25..

觀察前一次台幣升值,北市房價漲走升,但專家表示,這波台幣升值,恐難複製上次經驗。另外,房仲業者統計近年股、匯、房市表現,發現台幣走強後對股市帶動最為明顯,匯率對房地產影響則並不那麼直接,但卻有遞延效應..

廣春成建設在八里推出的「春城台北港」系列已成為當地的指標性住宅,近期推出的「春城新港灣」備受矚目,22至48坪2至3房格局設計,市場上難得一見的30.6%超低公設比;尤其是在雙北必須以高總價才能買到的..

放眼北市不動產市場,動不動就一坪百萬起跳,衝破每坪百萬的也比比皆是,這讓買房成為消費者可望而不可及的夢,特別是條件稍微好一點點的地段,價格立刻高不可攀,好比捷運步行可達之處,亦或是近公園、近學校,或具..

鄉林集團要在北市中山區推11萬坪大都更計畫,本刊好奇,明明就是台中起家的鄉林,現在卻把開發重心放在北市都更案?「因為比較安全!」董事長賴正鎰回答令人意外,也透露他對台灣房價的憂慮。

北市房價高昂,許多民眾會選擇住在蛋白區通勤,節省支出,一位民眾日前透露有自住需求,平時在台北上班,正在評估林口或是五股的建案,不知道哪個地區通勤台北比較便利?對此多數人都認為五股光是交通就贏林口,「林..

萬華新建案每坪成交140萬元,創下區域史上最高價,而萬華史上次高價預售案每坪僅100萬元。專家表示,北市文山、萬華新案均價差不多,但文山房價較平均,萬華區內則差距頗大,南萬華目前還在8字頭左右。

「2025年Q2台北市房價將跌5~10%,尤其是35坪以上公寓,以及40~50坪老華廈大樓若缺乏管理、又沒有車位的社區,價格也比較容易修正。」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預言。

房市在2024年6~7月來到高點,下半年因央行打房,房市量縮。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,2025年台北市房價不會跌,不用擔心,而蛋白區因量、價、買氣創新高,成為「妖市、妖產品、妖價」,房價面臨拋售..

放眼全台北市,新北投捷運站周邊堪稱是「CP值最高的都更熱區」,該區有超過十個都更案都在進行中,包括台北人熟悉的「水美溫泉會館」、「新秀閣飯店」、「熱海飯店」等,預計完工後新北投將會迎來嶄新面貌,同時帶..

北市房價持續創新高!住商機構盤整台北地政雲資料,過去在北市12行政區中,唯二單價尚未上達120萬元大關的文山區、萬華區,近期預售市場中,都出現單價破120萬元新成交天價。

雙北7大社區百貨宅房價一次看,房價最親民是淡水「大都會廣場」周邊,均價還在2字頭,且5年漲幅高達34%,也是7大百貨中漲最多的。在地房仲表示,該區生活機能佳,有英專路商圈加持,又緊鄰淡水捷運站,房價支..

通膨加上房價攀升,很多人即使想買房,難免要妥協於自身財力。就有網友表示,北市房價動輒超過2千萬,如果是地上權的房子就沒那麼貴,但猶豫到底能不能買。對此,信義房屋專家就分享實例,提到有遇過規劃在台北住一..

時代在前進,家庭結構改變以致家戶人口逐年減少,以及房價攀升等因素,房地產市場購屋選擇也隨之轉變。成交案件中,兩房產品件數同樣最高占44.84%,可見住宅結構形成小家庭化趨勢。北市房價相對其他地區高,房..

新北市房價增長,下一個百萬區則由三重區、永和區、新店區及林口區競逐中,一名網友表示,準備300多萬要買房,但越看越心酸,1500萬元只能在雙北買到10-13坪的小房,想起有家人之前在內湖買房,結果之後..

新北市房價增長,下一個百萬區則由三重區、永和區、新店區及林口區競逐中,尤其這4區目前皆出現單價9字頭成交紀錄。其中,近期瘋傳將有新案開價每坪百萬元的三重,也出現單價達98.1萬元預售交易。對此,房仲業..

隨著精華區人口外溢,新北市的金山區成為不少建商和購屋民眾的必爭之地,加上台62快速道路順利通過環評審查的利多消息,未來金山聯外交通會更加方便,便捷的交通機能也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,為投資者和居民提供了嶄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