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近日報導指出囤房稅2.0要求自住房屋需辦理戶籍登記,才能享有優惠稅率,遭批評為變相懲罰民眾的說法,財政部於27日作出回應。財政部表示,新增的房屋稅設籍規定,是參照地價稅的作法。
3/28 18:28
華固(2548)今年將有4大案完工,可推升營收表現。面對當前市況,華固認為追求熱銷不切實際,但在個案表現上,仍能去化地不錯。至於房貸資金方面,華固表示,緊張的狀況逐漸改善,銀行撥款速度已明顯縮短。
3/20 16:39
財政部新增單價門檻課稅,對於舊制售屋者,北市單價120萬元以上,而其他五都加新竹縣市,只要單價50萬元以上,都得多繳稅。信義房屋專家指出,舊制屋主「賺多多、繳少少」,各縣市中以新竹影響最大,去年竹北屋..
2/21 15:31
前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口中「擋人財路」、「地方勢力長期覬覦」的北港15公頃土地標售案(原萬有紙廠),歷經了風風雨雨,在3次流標之後,於今(17日)宣布以32億元售出,買方是頗具工業區開發的開發商,未來..
2/17 16:13
中國土地財政失靈。受到房地產市場、土地市場持續低迷影響,去年中國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年減16%,連續第3年下滑,削減地方可運用財力。
2/16 16:34
財政部10日公布最新稅收統計,受1月逢春節連假工作天數較少,加上央行打炒房措施持續發酵,與房地交易相關的契稅、土增稅、房地合一稅1月實徵淨額均落入年減局面;其中,六都房地合一稅中,僅高雄年增,其餘皆呈..
2/12 19:06
2024年房地合一稅收破千億元,創歷史新高,但1月大幅衰退,年減33%。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從去年第四季以來,房市交易出現量縮,預估2025房地合一稅不太可能再出現千億元的市況。
2/11 15:25
台中捷運建設多線齊發,AI科技與交通雙引擎火力全開,台中建設與人口大躍進,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預估台中房市可延續剛性需求熱度,持續看旺10年不滅,但對於新興重劃區房價7字頭成常態,他也直白表示:「我不..
1/24 10:58
疫情後全台房價飛漲,不少屋主轉手獲利,讓全台各縣市房地合一稅大漲,觀察財政部資料,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024年約684.4億元,相較2020年大漲約4.7倍,各縣市以新北市5年漲幅逾9.3倍最高。專..
1/21 12:55
財政部11日公布11月稅收統計,官員表示,近來銀行房貸趨於滿水位、央行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逐漸發酵,房市買氣相對平淡,牽動契稅連續2個月落入負成長,個人房地合一稅年增幅僅24.1%,下探至近14個月低..
12/12 19:38
受惠房地產價格、交易量雙雙增溫,今年全國房地產持有稅、交易稅總額有望挑戰3900億元,寫下歷史新高。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房屋稅收、房地合一稅收創高,反應價格大幅上漲與新成屋數量多,尤其新成屋房屋稅因為標..
11/19 12:45
馬來西亞一名男子在臉書發文尋求專家意見,因為房東打算賣房拒絕續租,讓他不得不搬離租屋處,租屋這4年來從未拖欠租金、沒有損壞屋內物品,但房東卻不願歸還押金8000令吉(約新台幣6.5萬元),多次向對方索..
11/3 19:25
台灣租屋市場規模已突破1百萬戶,隨房價日益升高,「租屋」早已成為多數買不起房民眾的選擇。不過台灣租賃市場長期處於黑市狀態,房東、租客權益糾紛層出不窮,如何針對租屋亂象,從政策面有效改革,成為高房價時代..
10/25 17:10
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顯示,9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3.8億元,年增77%,但近年推案量最大的台中市隨交易量萎縮,9月房地合一稅收已經較前2月下滑,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房地合一稅全年將挑戰千億元的歷史紀錄,但..
10/15 12:58
房市交易價量俱揚,帶動個人房地合一稅收持續增加。根據財政部統計,個人的房地合一稅收8月高達71.5億元,是該稅上路以來首見連續2個月都突破70億元,其中高雄年增1.3倍居冠。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受惠不動..
9/12 15:25
桃園市政府於4日市政會議審議通過《桃園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草案》,市府地方稅務局表示,本次修法影響層面較大,市府於修法過程廣納各方意見,蒐集其他五都研擬內容及財政部頒訂相關子法規,審慎評估擬具修..
9/9 18:20
在整合都更協議合建時,偶爾會聽到住戶説:「你們就是收了錢,一定都只會說都更的好處、建商的好話啊!」其實不然,都更對於居住安全及都市發展來說是利大於弊。都更流程繁瑣,幫住戶權益把關、評估都更前後優缺點、..
9/8 17:06
近年房市走了一波帶多頭,轉手的屋主大多獲利出場,且轉手時間越往後,獲利幅度越大。七都誰賺最大呢?Q1新竹地區轉手平均每戶賺810萬元最多,其次為台中市385.5萬元。
9/4 10:31
上半年台股多頭,科技族群獲利了結,加上民眾通膨預期心態,擔心晚買會更貴,推動房市交易熱絡。上半年移轉棟數年增28%,也使得信義房屋(9940)營收年增逾2成,信義認為,在新青安政策屆滿前,買氣仍會維持..
8/17 12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