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市迎來第七波信用管制後首個大檔期,雖然央行未進一步擴大信用管制,但房市急凍心態未消退。不過,整體推案量仍達900億元,較去年增加約5%。就有中部業者自嘲:「今年329就像丟進水裡的蛤蜊一樣、要開不開..
3/29 09:05
根據實登揭露,高雄Q1銷售量最佳預售案前5名,冠軍位於亞灣,成交量遙遙領先,而近年楠梓漢集中的高大特區有2案進榜,專家分析,前5名都是受惠產業進駐效應。
3/27 15:23
台南房市近期因預售案實價登錄「蓋牌」頻傳引發關注,繼東區有新案掀牌後,達61.5萬元創台南歷史新高,又有新案掀牌,根據實登,被蓋牌最多的區域為歸仁區,被蓋牌新案公開後,最高價達43.9萬元,創歸仁新高..
3/22 17:41
昨日央行理監事會議,表示將持續強化金檢,調控不動產貸款集中度。而購屋人遭受第七波信用管制突襲,市場紛紛傳言有解約潮出現,統計實價登錄,2024年解約件數較2022年增加4倍,但也有0解約區。
3/21 15:40
台中市衝擊最明顯的「金龍海嘯」第一排,就落在新屋供給、預售屋供給最高的北屯區。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近期小宅物件反手成交超乎預期,市場信心回溫。
3/14 11:18
台積電進駐帶動高雄房市買氣延燒,房價漲幅堪稱驚人,投資客帥過頭去年底就曾表示,橋頭不管什麼價格都千萬不要買,近期因台積電投資美國千億,再點名楠梓房價只剩下跌,不過根據實登,橋頭今年Q1均價為39.8萬..
3/13 10:52
後金龍風暴時代,隨著房市走弱,越來越多開發商選擇整併市中心危老案。其中,七期東側的五期重劃區,開發完整幾乎無新案,近期迎來推案潮。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市區新案擁現成機能,具備抗跌特性而成為剛性買盤焦點。
3/2 13:00
近期北市頂級豪宅「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」成為話題,該區位於忠孝復興,也是近年北市的都更熱區,最新實價揭露又有一案成交單價上200萬元。
2/26 16:24
目前線上推案量達41案的14期重劃區,該區在2024年全年成交戶數高達1635戶,成為中台灣各大重劃區交易王,吸引北、中部建商爭相插旗,其中2024年北部建商也重砸95億元補庫存,首季重點案場預計推出..
2/20 10:33
科技新貴相繼移入,自住需求強勁,高雄新市鎮房價迅速竄升,也吸引北部置產客目光。看好區域發展前景,上市品牌達麗建設,精選軌道核心打造「達麗世界學」,匯集產學路網樞紐利多,成為嶄新地標。
2/19 09:00
台中2024年預售屋推案金額高達5796億元,創下歷年來新高。2025年,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認為「價穩量縮」,推案量將年減約15%,推案熱區則聚焦在七期、水湳、13期與14期等,商辦產品也將異軍突起..
2/6 12:23
2024下半年過熱的房市受到政府出手干預,呈現極速冷靜。盤點台中市最熱門交易社區,成屋部分由太平區剛交屋的「佳福大於」稱霸,預售屋則是機捷的「富宇鉑金大苑」奪冠。
1/28 10:00
台積電高雄第一座P1廠今年量產,外觀已成型。P4、P5廠日前進行環評審查,正在報編中的「白埔科學園區」有望成為台積電預備用地,環評書中提到,原本高雄園區要等2033年土地才會整治完成,目前P4、P5廠..
1/14 18:00
銀行業者大抵樂觀看待歲末還款潮,可望在蛇年2月紓解房貸滿水位情況,央行第7波打炒房到了3月,也等於讓市場適應了大半年,新的一年利空出盡可相較樂觀,谷底翻身不無機會。2025年建商推案也不寂寞,預計將有..
1/12 11:30
2025年剛開始,台中房市熱區14期重劃區就再傳土地交易,據消息指出,寶佳集團旗下勝美建設購入洲際段679.24坪、住一之一土地,傳每坪成交價約在64萬元間,在地業者表示,14期雖已無容積獎勵,但整體..
1/10 15:56
台積電進駐帶動高雄房市買氣延燒,橋頭房價漲幅堪稱驚人,已購客甚至被網友稱為「橋頭勇士」。有網友在PTT直言,根據投資客帥過頭分析,橋頭不管什麼價格都千萬不要買。引來網友笑稱,「千萬不要買,沒說錯啊,千..
12/29 18:00
央行919打房後,新案市場交易量急凍,市況頗差。代銷業者表示:「剛性需求客戶在等降價,但繞來繞去看了3~5個月後,發現等不到,農曆年後該買的還是會買,房市最慘的時期(今年下半年)即將過去。」
12/25 10:15
櫻花建設公告以總價9.57億元取得台中烏日區新高鐵段26地號、共計面積862坪,拆算單價111.1萬元,打敗過去達麗建設與白天鵝建設連手以單價96.4萬元購入的28地號單價,成爲新地王。
12/20 11:00
央行未再祭出第八波打房,符合市場預期。建商業者表示:「觀察12月開始,看屋的人開始回來了,但簽約的卻還沒,因為大家還是觀望,而現在央行未再祭出第八波,對市場來說是好消息,打消民眾看跌房價的預期心理,敢..
12/19 16:46
為了扭轉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,央行總裁楊金龍今年第三季,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而在市場資金充沛、低利環境持續下,長線房價其實更加易漲難跌,而台北市的發展早已趨近飽和,台北市政府下一輪發展重點往北轉移..
12/3 16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