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請輸入關鍵字:

搜尋結果:符合關鍵字「換房」的查詢結果共369筆

買房的時候,以小換大、以老換新,是好的策略嗎?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,很多人都說,小房、大房都會漲價,所以她就心想著,自己應該先湊齊小房的頭期款,買了之後等漲價,再賣掉換大房,但不知道她這樣的想法是合理的..

民眾購買社區大樓房子,通常會考慮買個停車位以方便停車,一名網友表示,6年前購入一間台中市區的房子,屋齡大約6年,3房2廳,大約700萬元,因為當時沒有車位的需求,因此沒有買車位,現在想換房子,擔心沒車..

一名女網友日前表示,全家人目前住在27年華廈,房貸月繳1萬5,生活十分便利,不過因屋齡的緣故,先生有意換新房,眼看新大樓室內空間小超多,不然就是價格太高難以負擔,讓她陷入苦惱,直呼「內心一直拉扯中,也..

全台2024年房市買氣暴衝,買房跟買菜一樣,有些熱門案購屋族甚至用搶的,就有網友表示,兩年前買了一間室內30坪兩房一廳的中古屋,目前貸款還有800萬,最近又看到一間2600萬元的預售屋,雖然很心動,但..

央行打房重拳打亂不少人的購屋計劃。一名人妻哀怨表示,原本先生用存到的第一桶金買房,隨著孩子出生,他們萌生換房念頭,但由於兩人均非首購,貸款無寬限期、利率差,加上若先賣掉現居房子,生活上也多有不便,讓他..

一名網友發文表示,她因為不捨媽媽住在破舊的鐵皮房子內,所以就有意幫忙換房,要幫出150萬元的頭期款,也會付房貸,但是,媽媽卻非常堅持要住在透天厝內,讓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。貼文曝光後,引發討論。

每個人買房所考慮的條件各有不同,有網友指出,社區大樓越來越多人入住後,抱怨件數也變多了,不外乎是噪音、漏水問題,住在頂樓的他完全不受影響,認為當初花更多錢買頂樓很值得,未來換房仍堅持「非頂樓不買」。對..

你會選擇多買一間房,還是換更大的房呢?一名女網友指出,和另一半目前有一間三房,由於未來有生育計劃,因此考慮要再買一間房,或換成四房。對此,眾人意見分為兩派,其中一部分認為,「工作跟生活隔開會比較有品質..

央行出手打房,但整體房價仍居高不下。就有竹科工程師表示,自己的年薪大概有120萬,但看了新竹、竹北的房子,都覺得真的太貴了,連頭份也漲到他買不起。更無奈的是到了適婚年齡,女友卻說結婚至少要買房,「還是..

房價飆漲,現在多數人買房都是選大樓。就有網友表示,他住台中蛋白區,見大樓越蓋越多,幾乎沒有透天厝建案了,不禁擔心起保值問題,「畢竟十年後屋齡也20年了。」對此,信義房屋專家表示,大樓和透天本就各有各的..

通膨加上房價攀升,很多人即使想買房,難免要妥協於自身財力。就有網友表示,北市房價動輒超過2千萬,如果是地上權的房子就沒那麼貴,但猶豫到底能不能買。對此,信義房屋專家就分享實例,提到有遇過規劃在台北住一..

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,她其實有意買房,且已經準備了300萬元,但是她近日則開始擔憂,買房真的是穩賺不賠的嗎?像她的親戚過去就曾在內湖買房,但最後卻賠售,有沒有人買房後卻是賠錢的呢?貼文曝光後,引發網友討..

央行19日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,維持利率不變,但續升準1碼,並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。先前才跑去看預售屋的「反指標女神」巴逆逆就發文,怒喊「沒有配套,沒有預告:今天講明天執行。真是好棒棒的政府(拍手)..

一名科技業網友最近有換房需求,並在竹北地區積極看房,他表示,目前看中一間73坪的大四房,加車位總價約6300萬元,已超過豪宅門檻,不禁猶豫是否該購入;然而,眾人看到他的薪資與存款後,不禁吐槽「這還需要..

大陸房市不景氣,南京一在售建案近日推出「買房送飛機」,引爆輿論關注。買房送的「20萬元(約新台幣90萬元)飛機禮包」,包含飛行員執照、100小時總飛行時長(每年10小時)、私人飛機5%產權。8月15日..

台灣房價居高不下,買房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不少人選擇租房,一名網友表示,在台北市蛋黃區租了一間房,租金28K,雖然租金很貴,但房東同意讓他養2隻貓,周邊生活機能也不錯,但朋友聽到金..

「3房改2房會影響轉手行情嗎?」一名女網友表示,最近和男友簽了3房的預售屋,打算把其中一間次臥打掉,放大公共空間,但對方又擔心把3房變2房後,未來想脫手會影響行情,因此陷入苦惱。對此,一票人見狀搖頭直..

如果已知未來會換房子,需要買好一點的家電嗎?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,她近期已經買了預售屋,但幾年後孩子長大,他們應該還會換房子,所以就想知道是不是該買好一點的家電?還是先買便宜的,之後搬家再買新的呢?貼文..

「原本,朋友是真的想換房,但問著問著,房價已經漲到超過負荷能力後,就變成問心裡健康的。」房產智庫專家何世昌近日分享朋友的經驗,對方從2020年就開始問「能不能買房?」4年間卻都沒出手,從台北市一路看到..

美國高房價、高利率使整體房市冷卻下來,這2堵高牆阻礙了首購買家和想換房的人的意願。住房負擔能力相較幾年以前也明顯下降,這加劇了一般人的經濟壓力,也使得美國夢的挑戰愈來愈大。